「太平义学」座落在原德隆乡四百零五圩南岸(今永胜乡红光村第六村民组),为五架梁瓦屋三间一披水,座北朝南(大门面对双龙港),门口丈许为港岸,大门楼上,镌刻有「太平义学」四字。 乡民习惯称「义学」,「义学」也称为该地的地名。它究竟创建于何年?由谁经手?经费来源如何?又「义」在何处?惜无碑石可资证明,但它是太平洲最早的学塾之一。光绪《泰兴县志》载:「……太平洲义学,康熙中知县宋生建,久废(知县宋生《募建义学序》)。据查同知宋生,河南固始人,举人,康熙五十三年(1714)在任。「太平义学」是怎样建立的呢?从宋生《募建义学序》中可以看出: 「……其俗虽朴愿而少教训……」太平洲当时的教育事业不发达; 「……凡列校庠者,多就学他方,无从设席横经之所故也……」这是说太平洲的教育事业不仅不发达,还没有读经之所呢; 「……里中父老约择隙地建义学,以训是乡贫而向学者。爰问序于余,余谓教养兼施,守土责也,父老所请,适惬余愿……」是说当地有识之士发起兴办义学,请求知县给予支持的。哪几位父老发起的呢?惜无记载,故不得而知。 「……方今二氏子(按指佛道两家信徒)自修梵阁琳宫,好施之士,犹不靳卷握闲物以资冥福,矧广教育美风俗之举,而不解囊恐后者,夫岂人情?……」这位知县是极力赞成、倡导兴办教育事业的。他认为勉力共输建义学,远远胜过修梵阁琳宫求冥福,不争先捐助,就不近乎人情了。堪称睿智有力的召劝。可是募捐所得不丰,只好因陋就简,竹架草盖,未久即塌,遂告废止。 光绪年间,永胜乡董事唐达廷先生牵头募捐,于原宅基上复建义学,上有斗大「太平义学」四字,砖木结构,五架梁拖一披,平房三间,中间大过梁,前有木格纸糊大窗。宅基共二亩多,前后均有活动场所。这在当时沙洲之地,还是绝无仅有的(同治五年设的「太平书院」,规模固较义学为大,但他是借用龙王庙房舍,并非专建房屋)。永胜乡施雨山等知名人士幼时曾在此读书(施雨山谱名韶文,字雨霖,清末废科举后,考入某某学堂,毕业后有人送匾曰「优贡」,任扬中县第一任督学)。但「太平义学」仅有屋宇,并无田产,由学董供给膳学费用,延师授课。 清末,唐达廷先生独立经管「义学」,聘请泰兴籍周逸山先生在此教书,主要为了培养他的儿子唐文彬、唐文藻,学生数不多。周先生很有学问,常与当时杨家埭上(今庆丰村)私塾先生、秀才杨宝铨交往论学,他书法很好,给周围群众写了不少楹联中堂。后来扬中籍周鼎高在此设塾任教数年。约在1911年,唐文藻年十八岁,在此设塾教书约十年以外,「义学」门口悬挂「登瀛小学」的牌子。唐文藻的长子唐明哲(已死,现年72岁)、次子唐明熙(病故,现年70岁),及东隔壁紧邻徐学洪(农民,现年70岁)都曾在他手里读过书。 唐文藻是「太平义学」最后的教师。三十年代,设在兴隆港的水师营(属镇海庵水上公安中队)巡官殷文富和后来的严巡官率炮船一艘,驻兴隆港稽查来往船只并收税,殷、严的家属先后住在「义学」内,他们本人白天到兴隆港办公,夜晚回「义学」过夜,兵士们仍在兴隆港炮船上过夜。 约在1936年,国民党扬中县长洪康燮举办中心民校训练壮丁,姚兰(今永胜乡永幸村人)在义学内设中心民校,训练庆隆、德隆两乡壮丁。「义学」正好是这两乡的中心点,每天清早,两乡壮丁跑步赶往该地上操听讲。操场在「义学」西边港岸外滩,小操场——即整队升旗听讲处,在「义学」门口港岸外侧。教官有张作周(三茅人),共办了两期训练班,第一期是壮丁训练班,学员穿黑制服;第二期是甲长训练班,学员穿蓝制服,每期均训练三个月。第二期训练班结束时,「八·一三」事件已爆发,同期齐家乡观音庵也办有同样的训练班,训练八桥、齐家两乡壮丁。 抗战爆发后,日伪警察大队周广发所属伍胜甫的一个分队,住在「义学」内,后来当地贫民刘国定及其寡母又住在「义学」内若干年,刘国定结婚就在「义学」内。 1947年,八桥中学向国民党县政府要求拨款扩建校舍,德隆乡的县参议员陆宗山说,义学是公房,却被私人住了,为何不利用?经他们研究决定,交八桥中学派师生去拆「义学」。校长孟同及李友之老师等带领学生,花了两天时间,拆了「义学」,奥砖瓦、木料、石头,运回八桥中学,因年代久远,材料陈旧了,不能派大用场,后来加上别处材料,建成八桥中学厨房。 (注)本文部分材料由下列诸位提供: 杨宏达先生,住八桥镇庆丰村,现年90岁,退休职工。 施良谟先生,住八桥镇,现年80岁,退休职员。 王家福先生,住永胜乡红光村,现年67岁。 刘春芳,现年83岁。 李友之先生,退休教师,75岁,86年病故。 祝文安、徐学洪、唐盛富、唐盛华等。 周宗尧、唐明伦调查整理 原载《扬中文史资料》第五辑
|